预计春节后螺旋管价格有望上升!
发布时间:2023-12-09 09:12:34发布者:沧海钢管厂
年底和年初钢铁市场的趋势将如何?这是钢铁贸易商更关心的话题。
预计明年春节前,螺旋管价格将继续小幅波动,积累反弹能量,预计春节后将上涨。
目前,现在是钢铁需求的淡季,北方地区已进入寒冷的冬季,建设项目建设基本停滞,下游需求强度明显减弱,特别是钢筋、电线等建筑钢材市场交易相对平淡。
明年春天过后,钢铁市场有望回暖,钢铁贸易商的经营也将迎来复苏。
一、宏观优惠政策有助于钢铁市场复苏
预计明年年初,随着宏观优惠政策的不断实施,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,有利于钢铁市场的复苏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、优化和调整防疫政策,加快经济复苏。
今年12月,全国许多地方的防疫政策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和调整,大大提高了稳定经济的预期,为推动“钢铁需求”注入了强大的动力。
2、明年全力“拼经济”已成为共识。
12月15日至16日,会议指出,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,要从战略大局出发,
从提高社会心理预期和发展信心入手,做好纲举目张的工作。
目前,我国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固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疲软的“三重压力”仍较大,
外部环境动荡加深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中国经济韧性强,潜力大,活力充沛,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,预计明年经济运行将全面复苏。
任庆平表示,可以预见,明年经济稳定增长将加速“钢铁需求”的释放。
3、房地产市场的优惠政策层出不穷。
近日,国家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优惠政策,从信贷、债券、股权三个方面畅通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。
我们有理由期待2023年房地产市场将缓慢修复。
至于恢复到什么水平,还要看销售市场政策和市场预期的改善。
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,2023年房地产行业的“钢需”将具有较强的韧性,预计将优于2022年。
4、我国钢材出口形势进一步改善。
在早期价格优势明显、出口订单复苏的推动下,我国钢铁出口继续呈现复苏趋势。
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,11月,中国出口钢材559万吨,同比增长28.2%,环比增长7.9%。
今年前11个月,我国出口钢材6194.8万吨,同比增长0.4%。
5、是全国各地的一批重大工程开工。
截至10月底,两批金融工具共投入7400亿元,
在交通、能源、水利、市政、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领域,大力补充一批重大项目资金,推动全国多地重大项目开工。
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12月初,全国14个省份1362个政策性、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集中开工。
这些项目有望掀起新的建设高潮,进而带动“钢需”复苏。
在这三年疫情的影响下,防疫政策放开后,经济完全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。
从短期来看,尽管防疫政策有所调整,但考虑到需求的季节性特征,钢材市场很有可能不会继续单边上演。
总体而言,2023年钢铁市场将逐步回暖。
二、市场“预期强、现实弱”的特点明显
如今,钢铁贸易领域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——“强预期、弱现实”,反映了当前钢铁市场的供需状况。
换句话说,对预期持乐观态度,但实际交易情况并不好。
由于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,“强预期”。
比如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;金融部门再次努力改善房地产融资环境;
今年前11个月,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1000亿元,创同期新高;
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求重点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,尽快形成更多的物理工作量;
国家开发银行、农业发展银行、进出口银行已完成政策性、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等6000多亿元。
这些密集出台的稳定经济和投资政策将为“钢铁需求”注入动力,钢铁贸易商心中的“强烈预期”就是这样形成的。
那么,什么是“弱现实”呢?在此期间,钢铁市场交易平淡,钢铁贸易商普遍感到出货不畅。
一方面,防疫政策松动后,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仍需一个过程。
由于天气因素的影响,市场的实际成交量并不可观,主要钢材品种的周成交量大多在下降。
从钢贸商反馈的实际经营情况和下游行业的产销情况来看,什么是“弱现实”是不言而喻的。
稳定经济政策措施需要一个拉动“钢需”的过程,不会立竿见影。
至少在明年春节之前,钢铁市场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改善,面对外需下降、内需萎缩和供应难以减少的压力。
预计在此背景下,钢铁贸易商应关注实际情况,清楚了解市场情况,建议市场参与者根据当前实际情况仔细建立库存,避免业务风险。
- 上一篇:需求逐步释放,螺旋管价格谨慎乐观
- 下一篇:白城螺旋钢管厂螺旋钢管生产批发一体化